1、燉羊肉、蒸羊肉:最好買前腿、頸肉、肋條、羊腩和腱子肉等。前腿肉較嫩且肉質(zhì)較脆;肩肉纖維較細,口感滑嫩;肋條即連著肋骨的肉,肥瘦相間,外覆一層薄膜,質(zhì)地松軟,鮮嫩多汁;羊腩肉質(zhì)稍韌,口感肥厚而醇香;腱子是羊大腿上的肉,肌肉包裹內(nèi)藏筋,硬度適中,口感筋道。燉、蒸羊肉最講究的是原湯原汁,小編建議選這幾個部位的肉燉、蒸后比較容易酥爛,而且肥瘦比例較好,吃起來不會很油膩。
2、涮火鍋:最好買上腦、前腿、后腿、黃瓜條等。這幾個部位的羊肉都比較容易切片,非常適合用來涮火鍋。上腦在頸之后、肋部前上端,肉質(zhì)嫩但偏肥一點;大三岔在羊后腿上方,肉嫩,瘦多肥少;小三岔在羊前腿上方,相對來說肥瘦相間;黃瓜條在大三岔下端,呈條狀貼著股骨,口感很脆嫩。
3、炒著吃:最好買含肉較多的部位,如后腿肉,脊背處、胸脯等部位。脊背處又包括外脊和里脊,外脊是位于脊骨外面,呈扁圓長條,其外包有一層筋膜,有呈斜形的纖維,肉質(zhì)較為細嫩;里脊位于脊骨兩邊,肉形像竹筍,是羊身上最為鮮嫩的兩條瘦肉,其外包有少許筋膜;胸脯肉位于前胸,形似海帶,吃起來嫩,口感很好。
4、烤羊肉:選材上不太挑剔,比如剔骨的后腿肉、肩肉、肋條、背部等都可以??狙蛉膺x擇肥瘦程度最好是“三分肥七分瘦”,因為肥肉在燒烤過程中會產(chǎn)生羊油,使得烤出的肉不會太干,但肥肉太多吃起來又會顯得太油膩。
5、包餃子、餡餅、包子做餡:應(yīng)該選擇少筋、肉質(zhì)松軟的部位,如肋條和頸部的肉。肋條肉又稱方肉,肥瘦相互夾雜,沒有筋頭,肉質(zhì)是越肥越嫩,質(zhì)地很松軟,易于切碎,而且肥肉較多可以很好地使餡粘合在一起,多汁而又油潤。相比較而言,頸部的肉因結(jié)締組織較多,質(zhì)較老,吃起來滑潤鮮美,更有“嚼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