鍋貼和生煎包一樣嗎
不一樣。
1、外形
鍋貼的形狀各地不同,一種是餃子形狀,一種類似褡褳火燒,成品灌湯流油,色澤黃焦,鮮美溢口;生煎的形狀是包子的形狀,形態(tài)飽滿,上半部有芝麻和碧綠的蔥花,松軟適口,下半部包底金黃脆香。
2、餡料不同
鍋貼的餡心根據(jù)季節(jié)配以不同鮮蔬菜,制作精巧,味道可口;生煎的餡心以鮮豬肉加皮凍為主,湯汁飽滿、味鮮濃郁,也會在餡料增加玉米、薺菜、蝦仁等多種品種。
3、制作方法不同
鍋貼的面團(tuán)不用發(fā)酵,冷水、溫水都可以用來和面;生煎的面皮采用的輕度發(fā)酵的面皮,但它們的煎法的完全相同,煎時須用平底鍋,略抹一層油,將鍋貼或者生煎整整齊齊地?cái)[好,要一個挨一個,煎時應(yīng)均勻地灑上一些水。蓋上鍋蓋,煎烙二三分鐘后,再灑一次水。再煎烙二三分鐘,再灑水一次。此時可淋油少許。最后將油和水倒掉,香噴噴的鍋貼或者生煎就完成了,如果是生煎的話,出鍋前在上面撒上芝麻和蔥花。
鍋貼和鍋盔的區(qū)別
1、鍋貼
鍋貼,屬于煎煮餡類食品,一般是細(xì)長餃子形狀,生著下鍋煎,大部分都是豬肉餡或者牛肉餡,煎好的鍋貼底部呈金黃色,周邊及上部稍軟,熱氣騰騰,為最佳。食時,皮有脆有綿,餡亦爛亦酥,香氣撲鼻,回味無窮。
2、鍋盔
鍋盔又叫鍋魁、干饃,餅大直徑二尺外,又圓又厚像鍋蓋,鍋盔制作工藝主要是烙,素以“干、酥、白、香”著稱,形如菊花火色勻,皮薄如紙饃膘多,用手掰開是層層,用刀切開如板油,入口越嚼越多,嚼勁十足,下咽回香無窮。